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查看: 88|回复: 0

《孔子大行铭》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践行当代国学文化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72

主题

34

回帖

22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225
发表于 2024-3-27 11: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中国屈原学会、北京语言大学孔子与儒家文化研究所等单位主办,陈璀撰文,以助推当代国学文化践行为主题的《孔子大行铭》作品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及诗人参加了研讨会。

《孔子大行铭》以孔子“敏于行”,中庸“笃行之”重在“行”的实践理性贯通全诗文,着重突出助推当代国学文化践行中“行”的思想文化功能发挥和社会文化教育导引。

中国屈原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孔子与儒家文化研究所所长方铭表示,《孔子大行铭》铭文语言简练,节奏和谐,基本上完整的概括了孔子的思想和德行,体现了作者对孔子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体现了个性。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杜晓勤、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明君等也都对《孔子大行铭》的创作表示了肯定,认为以铭这种文体形式,用四言韵语,来阐发、概括孔子的儒家思想,是恰当与合适的。

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翻译家,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北塔在发言中说,《孔子大行铭》为孔子诗学提供了一个相当有讨论价值的文本。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认为,《孔子大行铭》意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中华传统的道德情感。在这个层面上,这个文本的创作非常有意义。

著名诗人、辞赋家屈金星认为,陈璀以铭写孔子,同时结合时代精神将孔子思想向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推广,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此外,《孔子大行铭》将孔子的财富理念提到一个新高度,是对孔子思想的新诠释,格外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陈璀表示,《孔子大行铭》的撰写初衷,正是“仁以为己任”,而为之解难。希望《孔子大行铭》成为推动复兴中华民族文化正能量的一份动因。

陈璀,国学文化践行者,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原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多年来一直坚持宣导中华国学文化,历时五年作成《孔子大行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欢迎投稿|版权申明|手机版|小黑屋|半夏书友会 ( 粤ICP备18065615号 )

半夏书友会:www.bxsyh.com,GMT+8, 2025-4-21 01:24

半夏书友会: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社群,也是一家MCN机构

我们的愿景: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欢迎一起学习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