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周瑞家的送走刘姥姥后,来回王夫人的话,王夫人正巧在梨香园薛姨妈处,回话完毕,方欲退回,被薛姨妈临时指派送宫花。“这是宫里头作的新鲜样法,堆纱花十二支。你今儿来的巧,就带了去罢。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两支。下剩六支,送林姑娘两支,那四支给凤哥罢。”周瑞家的就先至三春处送了六支,而后至凤姐处送了四支,最后将剩下的两支送给黛玉。 周瑞家的送至林黛玉处,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眼,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 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支是姑娘的了”。 黛玉再看了一看,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替我谢谢罢。” 据此,红迷朋友们产生了很多猜测,探寻周瑞家的送宫花背后的种种所谓真相。大家的猜测主要源于周瑞家的送宫花的顺序,她将最后两支宫花送给黛玉是刻意为之还是无心之过。种种猜测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是周瑞家的看人下菜,重王轻林。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本就对王家感情深厚,加之王家在京城势力雄厚,自然要格外重视。相反,林黛玉乃孤身一人寄居贾府,林家在京亦无权无势,本就是可有可无之人。所以,周瑞家的给三春送完宫花之后,直接到了凤姐处,最后才将剩下的两支宫花送给黛玉。 二是薛姨妈精明事故,重主轻客。贾府乃诗礼簪缨之家,向来重视礼数。林黛玉虽为贾府外甥女,但实为客人,顺序应在最前,三春乃未出阁的姑娘,顺序应在凤姐之前。按照礼数,正常的送宫花顺序应先送给黛玉,再送给三春,最后送给凤姐。薛家借住于贾府,自然百般讨好主人,所以在周瑞家的送宫花之前,薛姨妈就交代了送宫花的顺序,先送贾府三春,再送黛玉,最后归之凤姐。这就把黛玉置于三春之后,典型的重主轻客。 三是黛玉借送宫花一事旁敲侧击,宣泄不满。黛玉在贾府寄人篱下,虽时有贾母照看疼爱,但毕竟孤身一人,上无父母庇护,下无兄弟相持。贾府众人又都是一群势力眼,久而久之,必对黛玉有所轻视。黛玉之所以敲打周瑞家的,实为杀鸡儆猴,借机宣泄心中的不满。 以上三种说法看似都有合理之处,实乃读者的过分解读。送宫花原是一件极小之事,周瑞家的因找王夫人回话,临时被薛姨妈“抓了壮丁”,因为周瑞家的回完话还要回家,“你今儿来的巧”正好顺路将宫花送了,至于先送谁后送谁就要看如何顺路了。 薛姨妈住的梨香园离王夫人处最近,梨香园“西南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了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凤姐住处位于王夫人和贾母之间。周瑞家的自然先到王夫人处,此时三春已从贾母处搬至王夫人处,所以先送了三春,而后至凤姐住处,最后才到贾母处,这是最合理、最省时的送花路线。 其次,周瑞家的送宫花之前才为刘姥姥的事“跑了半日”,也没有心思在送宫花这点小事上搞这么多所谓的“弯弯绕”。而且周瑞家的作为王夫人的陪房,身份本就不一般,根本没有必要借送宫花这种小事费尽心机地讨好谁怠慢谁。 再者,宫花本是微不足道之物,虽说来自宫里,其实就是堆纱制成的假花。迎探惜三春似乎看都未看,只是命丫鬟们收了。凤姐的四支更是直接让平儿代为收了,“打开匣子,取出四支,转身去了”,过程十分随意,根本不存在挑拣,也就没有黛玉口中所谓“挑剩下的”概念。 黛玉之所以会怒言,想来还是因为其天性本就如此。黛玉幼年丧母,孤苦伶仃寄生贾府,加之体弱多病,本就过于敏感多疑,正如批书者在此所言“吾实不知黛卿胸中有何丘壑”。当然,这几句看似怒怼周瑞家的言语,其实也谈不上激烈,一旁的宝玉对此稍作插科打诨也就过去了。 所以周瑞家的送宫花本是一件极小之事,根本不存在那些看似合理的猜测。要说送宫花一节有何所谓的真相,实乃曹公以送宫花之名为十二钗立个小传。 截止第六回,除元春、湘云、妙玉外,十二钗已出其九,各钗虽依次带出,但着墨不多,比如迎探惜三春,曹公有意在此为各钗逗留停顿一下,为她们稍作描摹,显其性、明其情,使读者心中有个更加具体的画像。 甲戌本《石头记》此节有段眉批:余阅送花一回,薛姨妈云宝丫头不喜欢这些花儿粉儿的,则谓是宝钗正传。又出阿凤、惜春一段,则又知是阿凤正传。今又到颦儿一段,却又将阿颦之天性,从骨中一写,方知亦系颦儿正传。这段批语对送宫花一节做了最好的注解,曹公就是想在此为各钗立个小传。 周瑞家的先至三春处,迎春、探春正在窗下下围棋。周瑞家的将花送上,说明原故。他二人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谢。一“忙”一“欠身”,可见迎探二春颇有大家闺秀之范。二春下棋为乐,想来日常亦多如此,可见其情趣高雅。 惜春此时正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儿两个一处顽耍,“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把这花可戴在哪里?”此处又伏下后文,惜春最终的归宿是出家为尼,而且是彻底的剃头断发、缁衣僧装、青灯古佛,绝不是高鹗续书中所谓的于家庙中带发修行。同时借送宫花又带出三春的各自丫头:司棋、侍书、入画。 送完三春,周瑞家的便往凤姐处来,小丫头丰儿见周瑞家的来了,连忙摆手让其往东屋去,此时巧姐正在东屋里睡觉。随后便听到凤姐贾琏的笑声,门开之后,平儿拿盆、丰儿舀水。曹公用“柳藏鹦鹉语方知”之法,略微一点,便带出贾琏凤姐风月之事。此处又是凤姐之传。 惊奇的是,周瑞家的来凤姐处先从李纨后窗下经过,见李纨正在炕上歪着午觉。这对小妯娌的午间生活对比实在是太过强烈,一边是鱼水之欢,一边是独自午睡。这一对比,又立刻将李纨青春丧偶、一副槁木死灰的寡居生活描摹出来,着实也是在为李纨立传。 宫花十二支,迎探惜三春各两支,黛玉两支,凤姐四支,但独独没有李纨的分。想来还是因为李纨身为寡妇,只宜清净守节,上侍公婆,下抚幼儿,闲暇之时带着小姑子们做做针线。贾府上下也都是这般认为的,一个守寡之人再带些花儿粉儿着实不合适,所以薛姨妈在刚开始分配宫花时就完全没有考虑李纨。 送宫花一节就是通过周瑞家的眼睛探视众钗的日常生活,看看大家平日里都在做些什么,为众钗立传,尤其是为李纨立传,为黛玉立传。
|
半夏书友会: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社群,也是一家MCN机构
我们的愿景: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欢迎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