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半夏书友会 首页 投稿 查看内容

李纨:穷则独善其身

2024-4-22 15:20| 发布者: 鹿鸣呦呦| 查看: 1138| 评论: 0|原作者: 荻花

阅读字号: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语出《孟子·尽心上》。“穷”指困境、逆境或不得志,“独善其身”,指修身养性,保全己身,不管世事。在《红楼梦》中,就有这么一个人物——李纨,与“穷则独善其身”一句十分契合。

李纨字宫裁,父亲是国子监祭酒。“纨”字指的是一种丝织品,“裁”也与女工相关。她的名字明显寄寓了父亲的愿望——成为一名合格的内宅管家人,这也符合“男耕女织”的封建社会模式。她嫁与荣国府贾政的嫡出公子贾珠,有了儿子贾兰。想来当初也是幸福恩爱,不想丈夫贾珠病逝,这是她一生的转折点。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头胎生的公子名叫贾珠,十四岁进学,后来娶了妻,生了子,不到二十岁,一病就死了”一句,笼统概括了贾珠的一生,也揭示了隐藏在其后的李纨不幸的命运。这是“穷”——即困境——的体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变得冷漠,与荣国府诸人若即若离,选择“独善其身”。

一、对人冷漠

“独善其身”之“独”隐含对外的排他性,体现在李纨身上就是对人的冷漠。

李纨丧夫,王夫人将荣国府的管家权交予王熙凤,李纨没有实际的职权,日常只是养育儿子贾兰,外加照顾几位姑娘。

第六十五回兴儿曾跟尤二姐介绍:“我们家这位寡妇奶奶,他的浑名叫作‘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我们家的规矩又大,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宜清净守节。妙在姑娘又多,只把姑娘们交给他,看书写字,学针线,学道理,这是他的责任。除此问事不知,说事不管。”从这段话就可以看出李纨的冷漠——问事不知,说事不管,照顾姑娘也仅仅是她的责任而已。

比如,第四十九回“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贾宝玉、史湘云偷着吃鹿肉,听说他俩偷着吃生肉,李纨连忙过去阻止他们:“你们两个要吃生的,我送你们到老太太那里吃去。那怕吃一只生鹿,撑病了不与我相干。这么大雪,怪冷的,替我作祸呢。”“撑病了不与我相干”何其冷漠,不是真的怕他们生病,只是怕担责任,被长辈责怪。

再比如第七十五回,抄检大观园后宝钗决定搬出,李纨的态度是“你好歹住一两天还进来,别叫我落不是”。可见不是真心留宝钗,只是怕长辈们怪罪。

第六十三回众人抽花签,李纨抽了一枝老梅,上写“霜晓寒姿”四字,并说“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霜”“寒”并不只是形容梅花在雪中的姿态,也是李纨对众人态度的写照。

但这是李纨的错吗?不是,因为贾府众人对李纨也没有足够的关心。

贾母可以说是比较关心李纨的长辈,但王夫人则不然,《红楼梦》文本中很少有两人的直接交流。这是比较奇怪的,贾母和刑王二夫人、邢夫人和王熙凤,包括后来的薛姨妈和夏金桂这几对婆媳,都是有交流的,王夫人和李纨却没有。

可以沾边的就是第七十八回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撵走了贾兰的奶娘,以及第五十二回李纨在晴雯生病时过问了一句,“唯恐太太知道了说他不是,白说一句”。王夫人是因为将贾珠的去世归责于李纨,还是忌惮他们母子会与宝玉争夺继承权,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王夫人对李纨十分冷漠。

再看同辈,贾府小姐们也无法理解这位大嫂子的悲伤。在螃蟹宴李纨曾宣泄过一次:“……想你珠大爷在日,何曾也没两个人?你们看我还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见她两个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爷一没了,趁年轻我都打发了,若有一个守得住,我也有个臂膀”。姑娘们甚至都没有劝慰一声,只说“又何必伤心,不如散了倒好”,之后各自散去。此时李纨会如何想呢?这样的场景,恐怕不止一次上演。刚开始李纨或许还会在同辈之间寻求安慰,但长时间被冷漠对待,她也只能将这份悲苦封在自己的心中,并以冷漠报之。

当然,李纨对人的冷漠是“柔和的冷漠”,她也会关心周围的人,但总是感觉隔着一层,若即若离,关心,但又不是真的在意。

二、对己克制

“独善其身”之“善”“其身”也隐含对内的指向性。体现在李纨身上则表现为她不仅对人冷漠,对待自己更加克制。贾珠病死时不到二十岁,李纨的年纪恐怕也差不多。正是在最青春的年纪,她只能克制自己的内心,“清净守节”。

《红楼梦》中对李纨的外貌没有具体的描写,但有对她两个堂妹李纹、李绮的描写,晴雯将她们形容为“大太太一个侄女儿,宝姑娘一个妹妹,大奶奶两个妹妹,倒像一把子四根水葱儿”,宝玉则赞叹“……更奇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

从这些侧面描写中,都可以看出李纨的两个妹妹长相并不普通,想必李纨也不会差。但她受到寡妇身份的限制,即使容颜姣好也不能打扮。

第七十五回描写尤氏到李纨的稻香村,尤氏经丫鬟提醒,想起自己还没有洗脸,就借李纨之物一用。在用到脂粉的时候,李纨的丫鬟素云是这样说的“我们奶奶就少这个”。脂粉是女子打扮的必备之物,连它都没有,可见李纨平时不施脂粉,根本用不到此物。

再看衣服,第四十九回“只见众姊妹都在那里,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独李纨穿一件哆罗呢对襟褂子”,众姊妹的明艳动人与李纨的素雅简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仅是服饰,在日常生活起居方面,李纨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

第七回曾经描写过这样一个情节,周瑞家的从薛姨妈处得了一些宫花,分着送往各处,在经过李纨住处时这样写道:“穿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隔着玻璃窗户,见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觉呢,遂越过西花墙,出面角门进入凤姐院中。”此处李纨的百无聊赖与凤姐和贾琏的恩爱形成鲜明的对比。

李纨在房中午睡,恐怕不免会被人看见,她为何不拉上窗帘呢?一来她不怕人看,没有做亏心事,让下人看到也无妨。二来她也不能拉,如果拉了窗帘,岂不是有了嫌疑?如果被下人一传十,十传百,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岂不是给自己招来祸患?可见,平时李纨对自己的要求就十分严格,否则她也无法在贾府中生存下去。

她对周围人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在贾珠去世之后,房中人无法守节,于是就将她们都打发掉,这也是李纨在贾府能够保全自己名声的无奈之举。

第四回详细介绍李纨,“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槁木死灰”就是李纨克制自我的结果。“侍亲”“养子”“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就是她的任务,除此之外她不能再有其他想法。

三、借机敛财

李纨要想在贾府“独善其身”,还需要有一定的经济资本,这就导致她时时刻刻都想着“敛财”。

第四十五回描写李纨的收入,凤姐曾这样说:“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

由于李纨是寡妇,她的月钱比同辈的王熙凤多许多,跟贾母和王夫人比肩。另外还有园子地可以取租,年终还可以分年例,按说是十分可观的。平时的吃穿用度,也用不着李纨自己的钱。但李纨还是借各种机会敛财,不肯轻易花费自己的钱财。

比如同是这一回,众姊妹诗社初建立,李纨就与众人来找凤姐,虽然名义上就请她做“监社御史”,实际是想让她要点活动经费,被凤姐一语道破。

第四十九回描写李纨给诗社收集资金,她对宝玉、黛玉、宝钗和探春说“你们每人一两银子就够了,送到我这里来”。一收就是一两,要知道小姐们每月的月钱只有二两,而诗社是初二、十六开两次。若是每月真的按时进行,那么姊妹们就没有多余的月钱去做其他的事情。

其实,李纨这样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有了足够的钱才有安全感。如果贾珠没有去世,管家的权力就是李纨的。李纨的月钱高,是她放弃管家权力的补偿。连贾母都每每想给李纨省钱,比如给凤姐攒钱过生日时心疼“你寡妇失业的,那里还拉你出这个钱,我替你出了罢”。

李纨的“敛财”,在众人看来都是正常的,而且也并没有损害别人的利益。比起王熙凤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坑害别人性命的“敛财”,李纨的“敛财”要温和得多。

李纨为了能在贾府“独善其身”,对人冷漠,对己克制,并抓住一切机会敛财。在她的影响下,儿子贾兰也能够做到独善其身,这一点从第九回“顽童闹学堂”贾兰劝贾菌的一句“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就可以看出。

从李纨的判词和画册来看,儿子贾兰成材,使她得到了凤冠霞帔。相比较其他姊妹,李纨的结局算是比较好的。但《红楼梦》描写的正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没有一个女子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从二十岁就开始如“槁木死灰”的李纨,即使独善其身,她难道真正快乐吗?凤冠霞帔是好,但比得上她白白蹉跎的青春吗?《晚韶华》一曲早已揭示她的悲剧:“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可悲可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公众号+小程序

关于我们|欢迎投稿|版权申明|手机版|小黑屋|半夏书友会 ( 粤ICP备18065615号 )

半夏书友会:www.bxsyh.com,GMT+8, 2025-4-20 23:55

半夏书友会: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社群,也是一家MCN机构

我们的愿景: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欢迎一起学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