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贾家孙子辈的媳妇中,王熙凤无疑是最引人注目大放异彩的一个,比得同是孙子媳妇的尤氏显得如此黯淡。 实际上尤氏的地位应该比王熙凤更高。王熙凤是贾琏的媳妇,贾琏虽然是荣国府的嫡长孙,按理说应该有荣国府的继承权。但是奈何他父亲贾赦不争气,丢掉了继承权和居住权,让贾政成了荣国府的当家人。 所以我们在书中看到的贾琏夫妻一直以来虽然看似掌权,实际上也就是个高级管家而已。 而尤氏是贾珍的媳妇,贾珍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是宁国府的当家人,而且还是贾氏一族的族长,尤氏是名副其实的当家主母。 最重要的是,尤氏是正儿八经的诰命夫人,而王熙凤只是一介白身,连入宫的资格都没有。 明明尤氏年龄比王熙凤大,地位比王熙凤高,可是为什么尤氏在王熙凤面前不仅没有嫂子的谱,反而一直像是被压了一头呢? 这就要说到尤氏的生存之道了。如果说贾府的人间清醒,尤氏绝对可以算一个。曹公曾经给薛宝钗下过一个“时”字的评价,在我看来,这个“时”字应该给尤氏才是最为恰当。 1、尤氏的出身 古代女人的底气不仅仅是来自于丈夫,同样也来自于自己的娘家。 王熙凤出身四大家族,家资丰厚,自认为“把我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就够你们过一辈子呢”,舅舅王子腾也是仕途得意位及人臣,这使得王熙凤在尤氏面前就有了一种优越感,从来没有把尤氏当嫂子一般敬重。 尤氏虽然书中并没有明写她的家世,但是从几点也能看出尤氏的家世不过平常。 首先尤氏并不是贾珍的原配,她是贾珍的续弦。古代好人家的女儿都不会去给家世相当的人做填房,说明她家比起贾家的权势要逊色太多。 而且尤氏的父亲娶了尤老娘这个带着两个拖油瓶女儿的女人做了填房,可见家世之平庸。 尤家不仅仅是家世低,如果能像薛家那样,虽然没有政治地位,但是有经济实力,那么也能成为尤氏的助力。 但尤家在尤氏父亲死了之后,尤老娘就要带着两个女儿来上门打秋风,甚至是把女儿送给贾家的男人做玩物以保障自己的生活,也真是落魄至极了。 在贾琏偷娶尤二姐时,王熙凤上门找尤氏撒泼,“照脸一口吐沫”,这哪里像是对待妯娌嫂子,根本就是对下人的态度。 尤氏是没有脾气吗?泥人还有三分火气,尤氏不是不想争,而是她不能争。她知道自己从家世到经济无一能与王熙凤相比,所以面对如此作践,她也只能听之任之,像个面团一般被揉捏。 尤氏的忍让并不只是怯懦,更多的是在审时度势之后的自保,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2、尤氏的气度 贾珍并不是只有尤氏一个妻子,他还有佩凤和偕鸳两个妾室。尤氏能稳稳坐着宁国府当家主母的位置,把两个妾室收在麾下和谐相处,也就是一种本事,更是她的慈悲和气度。 红楼梦中的女主人们对待妾室的方式各有不同,贾母精明强干,虽然没有明写她对妾室的手段,但是看贾代善一个庶出的孩子都没有,也能看出她手腕之强硬。 王夫人家世显赫但才能不足,她对待妾室态度傲慢,对赵姨娘呼来喝去全力打压,但赵姨娘还是生下了贾探春和贾环,并且独占贾政的恩宠。 王熙凤继承了她姑姑的强硬,捻酸吃醋,嘴甜手黑。只放了个平儿在房中做样子,连贾琏都抱怨“如今连平儿他也不叫我沾一沾了”。后面贾琏纳了尤二姐进门,更是借刀杀人一尸两命了断了她。 尤氏和她们走得则是完全不同的路子,她待妾室宽厚,书中没有写过她对佩凤和偕鸳有任何苛待,相反还会带她们出门到荣国府游玩,妻妾间一团和气。 我们在看古代小说时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衡量书中人物的做法,而是要依据当时的道德观和社会现实。尤氏的行为无疑是最符合当时的价值取向的,可以说尤氏的做法才最像当时大家族当家主母的做派。 尤氏不仅能够给妾室一份尊重和体面,更重要的是她有自己的慈悲,对这些做妾的女人她是有一些同情的。 王熙凤过生日的时候大家凑份子给她过生日,王熙凤点名两位姨奶奶也要出钱,尤氏认为“又拉上两个苦瓠子作什么”,最后还是悄悄把姨奶奶的份子又退了回去。 在妻与妾天然的对立身份之中,尤氏并没有把所有的妾室都一棒子打死。她能体谅妾的不易,也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她们一些庇护和帮助,这是尤氏的善良,也是她的气度。 3、尤氏的才干 在很多读者的心中尤氏就是一个小透明,怯懦软弱,平庸无能。实际上尤氏的才干不在王熙凤之下,只是她不像王熙凤那么张扬。 王熙凤的才干最为人称道的高光之处就是操办秦可卿的丧礼,她大刀阔斧整顿风气,把秦可卿的丧礼办得体面风光。 王熙凤能办好这次丧礼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功劳,还有很多客观原因。秦可卿的丧礼贾珍十分重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她可以放开手脚去做,她其实是借了贾珍的势。 而且王熙凤并不是荣国府的人,她对待下人严厉的手段得以推行,因为只需要应付过丧礼那段时间即可,“说不得咱们大家辛苦几日罢。事完了,你们大爷自然赏你们。” 对于下人们来说,就像是上面来了检查组,虽然辛苦一些,但只需要辛苦一段时间,而且过后还有奖励。下人们自然愿意听话执行。 王熙凤说的宁国府中的弊端,尤氏未尝就不知道。只是水至清则无鱼,贾府的下人们多的是家生子,几辈子的关系盘根错节,随意处置了也许就得罪了某位长辈。不聋不哑,不做家翁。相较于整顿风气,尤氏更看重的是维稳,让宁国府可以正常运转,即使让渡一些利益也是可以的。 尤氏的才干也有她的高光,只是被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第六十三回“死金丹独艳理亲丧”,这一次的葬礼无论是在规格上还是客观条件的困难上都远超秦可卿的丧礼。 秦可卿缠绵病榻许久,她的离世是在意料之中,很多事情之前都已经准备起来了。而贾敬的去世事发突然,“好好的并无疾病,怎么就没了”,而且“贾珍父子并贾琏等皆不在家,一时竟没个着己的男子来”,全靠尤氏一人周全。 尤氏在处理这等棘手之事时忙而不乱,“命人先到玄真观将所有的道士都锁了起来,等大爷来家审问。一面忙忙坐车带了赖升一干家人媳妇出城。又请太医看视到底系何病”、“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择了日期入殓”,等着贾珍等人回来。甚至连“恐哥哥和侄儿来了,老太太路上无人,叫我们两个来护送老太太的”这等微末小节都考虑周全,贾珍也“赞称不绝”,连称“妥当”。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和很多故事发生的地方都在荣国府,所以读者们往往先入为主,把荣国府看作贾府的主体。实际上贾府真正的中心应该是宁国府,府内每天千头万绪的事情一点也不会比荣国府少。 王熙凤在荣国府做管家,还有个平儿做助手,尚且忙到连自己的孩子都掉了。她一旦生病不能管事,荣国府中就状况百出,可见平日里全靠她积威震慑。 而尤氏不吵不闹,不靠严刑峻法,没有家世威吓,打理着偌大的宁国府平稳运转,这份手段和才干也就不在王熙凤之下了。 尤氏虽然不是红楼梦的主角,但是她也绝对不是一个无能之人。她的开局是一手烂牌,她却也可以靠自己的能力翻盘,不说打出一把王炸,但如果贾府最后没有落败,她平安终老还是很有可能的。 投胎是一门技术活,既然没有投得一个好胎,那么像尤氏这样审时度势保得自己平安,也是一种不错的活法。
|
半夏书友会: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社群,也是一家MCN机构
我们的愿景: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欢迎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