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万古千秋,代代有玲珑气象;风云史往,页页赋秀骨生香。 《红楼梦》是一部女儿书,红楼女儿或风雅或世故,或圆通或不羁,读者都有心中偏好的那几位。可近年来,随着女性意识的提升,读者对红楼女儿的认识更加不仅局限于男性眼光,从前争论宝钗和黛玉那个更适合宝玉的人们磕起了钗黛CP,认为宝玉配不上这些钟灵毓秀的女儿们。 诚然,美玉有瑕,从当时人眼中,他“潦倒不通事务,愚顽怕读文章”,混迹脂粉堆与纨绔丛中,继承不了家业。而且痴痴傻傻,同草木虫鱼说话,关心伺候他的丫鬟们胜过自己。从当今读者眼中看,宝玉才华能力不及众姐妹,遇事没有担当,甚至于太过多情已经不纯洁。 在我看来,这些恰是宝玉的独特之处,一个有缺陷的男主角才更有真实感,既能从正面体现出角色的成长,又能侧面比较出连宝玉都不及的贵族公子,更能对比出巾帼不让须眉的红楼女儿们。而宝玉能成为红楼第一男主角的最大原因,我认为是他的“真、善、美”。 小时候读童话作品,女主角之所以成为主角的秘诀是善良,男主角的是勇气。而宝玉就是现实主义的贾府中、童话般的大观园里的主角。 01、宝玉的真 宝玉的真体现在他敢于做自我。 他从出生就没有掩饰过自己,衔玉而生,锋芒毕露,昭示着与众不同的身份。周岁抓阄试他将来的志向,却将世上所有之物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 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明晃晃地显示自己不同寻常的价值取向。 不管旁人会对他的行为产生误解与恶意揣测,将自己毫不掩饰地展现出来,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想谈仕途经济学问,他可以对一向友好的宝钗、湘云冷下脸来,可以直接抱怨身为官员的贾雨村的多事;对黛玉的爱直言不讳,在别人面前一直维护,总提醒着大人们去夸奖黛玉,痴痴傻傻地为黛玉的离去而伤心致病,那句真诚的“你放心”堪称千古表白绝句;更在于既不受外界影响,也不是为叛逆而叛逆、为真性情而真性情,他虽然不肯读书应业,否定科举,但并没有一概而论,也赞同四书是圣贤所撰写的真书,一切用自己本心做判断。 他的真更体现在他是成长型人物,我们能在他身上窥见自己的成长轨迹。 最经典的莫过于他由龄官与贾蔷两人身上悟出的“各得各的眼泪”,识分定情悟梨香院的道理。从以自己为世界中心的贵族公子,认为所有人都要用眼泪葬他,变成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与天命所归。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他不再执拗于所有人都要围着他转,而是思考谁能抛却一切世俗枷锁真正关爱他。 而在宝玉所作诗文中也能看出他思想的成长。 小时候的他诗词以大观园春夏秋冬即事诗为例过于艳丽而缺少内涵,亦如“蓼汀花溆”一词,追求文辞华美与用典精巧却忽略整体观感与所用情景。 可在第七十八回宝玉却在两篇诗文中体现了自己的成长,《姽婳词》是长篇歌行体,一挥而就,工整古韵,难得的是不再拘泥于闺阁私情反而将战争场景描写得悲壮淋漓,宝玉在颂扬女儿的同时体现出的大格局使得一向清客称赞,甚至让贾政都有了笑意。 前序后歌的《芙蓉女儿诔》更是弥补了红楼诗文在长文上的缺失,情谊悲切的同时对世事不公的号呼隐隐有楚辞之中讽喻鞭辟之意。 02、宝玉的善 宝玉的善又可称为“痴”,像是孩子一视同仁的天真。 宝玉并不是痴傻痴呆,他对上能结交北静王,对下能与张道士人情往来。但他心中并不认可等级价值观,对伺候他的丫鬟们也会小意温柔低声细语。即使不喜欢“沾光”“善骗人”的清客相公们,也并不会对他们认真计较。身上的东西被泥做骨肉的小厮们一抢而光也是笑嘻嘻的。作为一个主子,被关在自己院子外暴雨淋了很久,第一次公子脾气上来踢伤袭人后也是立刻道歉安慰,半夜也睡不稳起来看护袭人。 宝玉的“痴”让他将世界看的简单,所以他做好事是简简单单自然而然的,没有什么目的。 凤姐贾琏吵架用平儿撒气,宝玉并没有想着去帮他的堂哥贾琏,还是帮他的表姐凤姐,而是发现了最无辜的受害者平儿,将她体体面面地让进了怡红院,这才有了“喜出望外平儿理妆”,委屈的平儿终于有了一个地方来整理整理仪容、整理整理心情,重新拾回尊严。 更有“玫瑰露引来茯苓霜”中大观园里复杂的权利的斗争,宝玉分不清谁是谁的人,谁又得罪了谁,他只是过意不去,不想连累好人,想要一股脑把所有罪过都认下,不仅有善心,更有做出善举的勇气。 03、宝玉的美 最表面的当然是容貌美、衣饰美,还有上文提及的真实、勇敢、才华、善良。我认为这里更包括他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宝玉关于女子的底层判断标准是轻灵美好的灵魂,认为那些婆子是鱼眼睛是因为她们已经彻底融入了封建父权。 小时候的宝玉可能会认为容貌是灵魂的外在体现,他理想中的仙女是兼有灵与肉的美好,但长大见过颇有容貌但跋扈刁钻的夏金桂之后,对美的追求就又深入了。唏嘘过琉璃易碎彩云散后,才会明白美的真谛是琉璃和彩云背后包含的时间规则运行的道理。 宝玉对美的理解是贵在天然,最喜欢宝玉对虚假乡村稻香村的评价:“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鬼斧神工的天然美才是神瑛侍者的追求,并不是说人力并不精妙,只是如果一味无中生有反而落于下风。宝玉对美的追求与理解,支撑了他的人格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感知美、追求美,自己才能成为美。 红楼女儿千红万艳,贾宝玉是万红丛中一点绿。他身上体现的真善美是人类永远的追求,既是他能成为红楼第一男主角的原因,也是无数红楼女儿身上美好特质的集中体现。
|
半夏书友会: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社群,也是一家MCN机构
我们的愿景: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欢迎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