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半夏书友会 首页 投稿 查看内容

《红楼梦》:逃不过的“千红一窟,万艳同杯”

2024-3-18 15:44| 发布者: 鹿鸣呦呦| 查看: 192| 评论: 0|原作者: 白昼的月亮

阅读字号:

白雪皑皑时分,又见红楼,请君入梦!

记得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小学的时候,那时跟着妈妈一起看电视剧,只觉得剧中的人物模样都十分标致,两眼滴溜一转就计上心头。他们的嘴里有时还叨咕着一些我听不太懂的话语,所以看的时候心里总有千万个疑问需要妈妈解答,但最后留在记忆里的也不过就是林黛玉香消玉殒的那一幕。

再次看《红楼梦》已是高中时期,彼时我捧着一本厚厚的名著,手指从书页间匆匆翻过,囫囵吞枣般地看书中一些著名的情节,像是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只是一边对“王熙凤出场”、“元妃省亲”等名场面无限遐想,一边又感叹于宝玉和黛玉爱情的艰难,却还是没有领会到曹先生下笔的深意。

如今,当我又一次进入红楼时终于看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原来在那个唯有男人才可以站在聚光灯下的封建社会里,不仅是晴雯、鸳鸯、小红等小小的婢女,即使是金陵十二钗也难逃悲剧的命运。

纵然如王熙凤一般精明能干、或是如探春一般清醒理智、或是如宝钗一般博学懂事,她们也还是做不了自己的主人,无法驾驭自己的命运,或自杀或被杀。

在那个满是封建礼教和男权主义的社会里,女性说到底不过是男性的附属品,是第二等人,甚至因为长期的压迫让她们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想法,只会听话和任人安排,这便是社会的悲剧,也是《红楼梦》的悲剧。

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可在曹先生的笔下悲剧只是现实,并不是目的,在悲惨的现实中隐隐透露出一股力量,也看到了一丝清醒与理智。她们虽然难逃被主宰的命运,可至少她们有血有肉,有才华和能力,有品质和理想。

“我若是个男的,能出的去,我早走了,立一番事业”。

探春这一句话便足以让我刮目相看。在固有的想象中,作为一名贾府的千金,每日不过是梳妆打扮、下棋赏花结诗社,可是这对于心有抱负的探春来说无疑是消耗人生。

由于是庶出的身份,她从一出生就低了别人一等,可一点都不妨碍读者看到她身上熠熠生辉的才华与能力。

探春自信从容、精明能干,在王熙凤抱病时受王夫人之命治理大观园,弹压刁奴、兴利除弊,尤其是在处理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丧礼赏银之事时让大观园上上下下都心悦诚服。她从没有因为身份而自卑怯懦,或是讨好他人,反而是与同父异母的宝玉相处融洽,与其他姐妹成立诗社,趣味高雅,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才女。

如果读者只是将对探春的认识停留在此,那倒未免有些不公平了。她虽身在大观园内,却关心国家大事、有经世致用之才,更有洞察时局之变的机敏和宏观的历史视野。

“大族人家若是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是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这般具有忧患意识的感慨,敏锐地洞察出贾府被抄家的隐患,想是连家族希望宝玉都不曾有过的。

尽管难逃命运的安排,以宗室之女的身份远嫁和藩,不过在有限的时间里她将自己的能力与才华展现的淋漓尽致,像一支鲜艳的玫瑰花,努力生长,成为末世的女英雄。

相比于具有反叛精神和上进心的探春相比,性格温顺、处事圆滑的宝钗便是实在的封建礼教的“顺应者”。即使她也有“扑蝶”时的天真烂漫,但更多时间里她都要做一个谨慎行事、察言观色的大家闺秀。

她天资聪颖、博学多识,在元妃省亲时及时提议将宝玉诗中的“绿玉”改为“绿蜡”,避免再次犯讳,同时又点名了缘故的由来是“冷烛无烟绿蜡干”,由此成为宝玉的“一字师”;她聪明机敏、懂得明哲保身,在无意中听到小红和坠儿谈话时,使用“金蝉脱壳”的法子巧妙脱身,避免引起事端。她顾全大局、深明大义,湘云要开社做东道却苦于缺钱,宝钗便资助他办了螃蟹宴;黛玉常年生病需要燕窝滋养但又不方便和贾母要,宝钗便从自己的月钱中拨出银两,差人送燕窝给黛玉。

可是在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男尊女卑的背景下,面对家族的衰微,兄长的荒唐,宝钗步步惊心,步步为营,磨掉了稚气与活泼,将自己修炼得八面玲珑,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婚姻,最终在宝玉离家出走后只是落得个守活寡的结局。

“事与愿违”是贯穿故事始终的红线,也是生活悲剧的写照,再品《红楼梦》时我终于听到了来自千百年前压迫和束缚在封建礼教下女性的嚎叫,这声音绝望但震耳欲聋,惊醒了众人。

红楼不过梦一场,红楼也不只梦一场,正是这场梦中一朵朵年轻美好的鲜花,一次次勇敢明亮的表现,让后来的读者在感叹人生的悲剧和时代的无奈时,在昙花一现的生命中看到了迸发出的光芒,于是我们更加清醒独立,决定打好手中的那一副属于自己的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公众号+小程序

关于我们|欢迎投稿|版权申明|手机版|小黑屋|半夏书友会 ( 粤ICP备18065615号 )

半夏书友会:www.bxsyh.com,GMT+8, 2025-4-20 23:55

半夏书友会: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社群,也是一家MCN机构

我们的愿景: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欢迎一起学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