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曾经将女孩儿划分成三种,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倒变出三样来。 在贾府的人情大舞台上,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就属于宝玉嘴里典型的“鱼眼睛”妇女。宝玉甚至恨道:“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帐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 周瑞是王夫人的陪房,只管春秋两季地租子,闲时只带着小爷们出门子;而周瑞家的,只管跟太太奶奶们出门的事,论理都是处理外部事务的闲差。事实上周瑞家的,在贾府中十分活跃。 素日仗着是王夫人的陪房,原有些体面,心性乖滑,专管各处献勤讨好,所以各处房里的主人都喜欢她。而周瑞家的为人处世,全应验了凤姐对刁恶管家奶奶的评语,什么 ‘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儿不扶’,这些劣根性,在周瑞家的身上全都有体现。 01、见风使舵,捧高踩低 周瑞家的是典型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奉薛姨妈之命给府中的姑娘、奶奶送宫花,而她擅自改变顺序,先给当家理事的王熙凤送去了四枝宫花,意图巴结凤姐,讨管家人的欢心。 在送宫花的路上,周瑞家的还遇见了自己的女儿,女儿谈及女婿冷子兴前儿因多吃了两杯酒,和人分争,不知怎的被人放了一把邪火,说他来历不明,告到衙门里,要递解还乡。周瑞家的不以为意,仗着主子的势利,心想只求凤姐儿便完了。 她暗欺负林黛玉年纪小,是投奔来的亲戚,且比宝钗较王夫人的关系更远一层,最后一个才将所剩的两枝花给黛玉。 周瑞家送宫花一段的做派,恰反应出她内心中将贾府主子划分为三六九等,仗着自己的身份体面,游走在权贵中间,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巴结掌权主事的上位者,暗欺年小面嫩的小主子。 02、兜揽人情,好行小慧 周瑞家的因昔年他丈夫周瑞争买田地一事,其中多得狗儿之力,见刘姥姥求到她跟前,心中难却其意。一面显弄自己的体面,一面还了她的人情,于是兜兜转转将其引荐给王熙凤。周瑞家的在与刘姥姥沟通时,字字句句都在强调自己的能耐,将一份人情无限夸大。 老于世故的刘姥姥,深谙周瑞家的好面子,只说:“原是特来瞧瞧嫂子你,二则也请请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转致意罢了。” 暗藏的意思就是说周瑞家的若真有能耐,自然能让她见到王夫人,若不能,也就只能口头传句话的本事。周瑞家的受了激将,为了彰显自己的体面与优越感自然应承了下来。 听如此说,便笑说道:“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论理,人来客至回话,却不与我相干。我们这里都是各占一样儿。皆因你原是太太的亲戚,又拿我当个人,投奔了我来,我就破个例,给你通个信去。”继而又夸耀了管事的王熙凤一番,最后又转折特意提了一句,“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这话里的意思既吹捧的主人家,又强调了自己的本事,还表达了此番为刘姥姥越权通信,是破例的人情,并且还要为刘姥姥担待凤姐待人严苛的风险,层层叠加了人情的“分量”。 由此可见,周瑞家的十分圆滑,原本该大方还人情的事,只消向上通禀一声罢了,在她嘴里就变成了要逾越职权,担当风险的事。一点“小恩小惠”既要炫示体面,还要兜揽人情,顺势强调自己的能耐。 03、充能卖好,调三斡四 贾母生日期间,尤氏见大观园入夜关防不严,抱怨了几句。周瑞家的听了这话,忙的便跑入怡红院来,一面飞走,一面口内说:“气坏了奶奶了,可了不得!我们家里,如今惯的太不堪了。偏生我不在跟前,若在跟前,且打给他们几个耳刮子,再等过了这几日算帐。” 此时尤氏因尤二姐之故,早与王熙凤撕破了脸,周瑞家的在尤氏面前卖好,一味顺承着尤氏的话说,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掺和起大观园的事情来,张口就是“这事过了这几日,必要打几个才好。”、 “我告诉管事的打他个臭死。” 不断引风吹火,扩大事态,将此事报给王熙凤,煽风点火地说:“这两个婆婆就是管家奶奶,时常我们和他说话,都似狠虫一般。奶奶若不戒饬,大奶奶脸上过不去。” 原本凤姐吩咐的是:“记上两个人的名字,等过了这几日,捆了送到那府里凭大嫂子开发,或是打几下子,或是开恩饶了他们,随他去就是了,什么大事。” 而周瑞家的听了,巴不得一声儿,素日因与这几个人不睦,出来了便命一个小厮到林之孝家传凤姐的话,立刻叫林之孝家的进来见大奶奶,一面又传人立刻捆起这两个婆子来,交到马圈里派人看守。 周瑞家的拿着鸡毛当令箭,公报私仇,借剑杀人,原本凤姐之意是想错开贾母生日缓行惩戒,却在周瑞家的挑动下,变成了当夜立办。周瑞家的为何不按凤姐之言行事,偏在贾母做寿期间搞事情寻晦气? 之前凤姐生日的时候,周瑞家的儿子吃了酒,失手撒了一院子馒头,王熙凤生气要撵他出去,周瑞家的跪地求饶,最后还是赖嬷嬷求情,周瑞家的儿子没被撵出去,而是被打了四十大板。 周瑞家的自然有怨难言,此番操弄她全没替凤姐考虑,导致凤姐无形中得罪了邢夫人的陪房,又因尤氏背刺,最后挨了婆婆一顿阴阳怪气的排揎。 抄检大观园时,查到迎春院子里,及到司棋箱子中搜了一回,王善保家的说:“也没有什么东西。”才要盖箱时,周瑞家的道:“且住,这是什么?”说着,便伸手掣出一双男子的锦带袜并一双缎鞋来。又有一个小包袱,打开看时,里面有一个同心如意并一个字帖儿。一总递与凤姐。周瑞家的本就是好事之徒,跟着凤姐一起“笑着凑趣儿”,又言语挤兑寒碜王善保家的:“你老可听见了?明明白白,再没的话说了。如今据你老人家,该怎么办?”一番话暴露其幸灾乐祸、见不得人好的鄙陋与庸俗。 04、推诿卸责,落井下石 周瑞家的将抄检经过,一字不隐,回明王夫人。王夫人听了,虽惊且怒,却又作难,因思司棋系迎春之人,皆系那边的人,只得令人去回邢夫人。原本王夫人因着尊重邢夫人,想把司棋交给邢夫人处理。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陪房,看在积年旧仆的情分上,身为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司棋极有可能会宽大处理。 然而周瑞家的一席话直接断送了司棋的后路。 周瑞家的回道:“前日那边太太嗔着王善保家的多事,打了几个嘴巴子,如今他也装病在家,不肯出头了。况且又是他外孙女儿,自己打了嘴,他只好装个忘了,日久平服了再说。如今我们过去回时,恐怕又多心,倒象似咱们多事似的。不如直把司棋带过去,一并连赃证与那边太太瞧了,不过打一顿配了人,再指个丫头来,岂不省事。如今白告诉去,那边太太再推三阻四的,又说‘既这样你太太就该料理,又来说什么’,岂不反耽搁了。倘那丫头瞅空寻了死,反不好了。如今看了两三天,人都有个偷懒的时候,倘一时不到,岂不倒弄出事来。” 她一句“打一顿配了人”就直接从根本上断送了司棋活下去的希望。“打一顿”是解素日积恨,像周瑞家的这样的管家婆子,最看不惯的就是小姐身边“副小姐”的张狂大样。“配了人”是将司棋许给另一个不相干的男仆,这对于性情刚烈的司棋而言,不啻于奇耻大辱,宣告了她生路已绝。 周瑞家的主意看似为王夫人考虑周全,顾及邢夫人的脸面,以防司棋寻拙志,实则是与曾经气焰嚣张的王善保家的别苗头,落井下石,推卸责任。是周瑞家的一手将司棋的“丑事”抖落了出来,倘若司棋在大观园中寻了死,周瑞家的无法自安,因为有金钏儿投井的前车之鉴,周瑞家的更希望先将司棋撵出去,自己就不必担责了。 脂砚斋曾评周瑞家的给刘姥姥行方便,是怀情不忘的正人,其实这个“正人”是有前提的,书中也写道:“得意浓时易接济,受恩深处胜亲朋。”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也正是周瑞家的春风得意的时候。 但细究周瑞家的所作所为,言行举动无不带有一个“私”字,私在仗势欺人,私在挑拨离间,私在公报私仇。 周瑞家的是贾府豪奴之一,在宝玉眼中是珍珠变鱼目的混帐婆子,在有些人眼中她亦有些许善良,些许可亲。只是她身上片刻的闪光点,都在市井人情的染缸中浸泡过,如同咸鱼一样,谙于世故的人认为其“香”,心性纯真的人则认为其“臭”,说到底只是蝇营狗苟,庸常卑俗之辈罢了。
|
半夏书友会: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社群,也是一家MCN机构
我们的愿景: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欢迎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