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是宁国府嫡长孙贾蓉的正妻,宁国府的大少奶奶,未来女主人,准世袭四等爵诰命。 贾母更将秦可卿看作重孙子媳妇第一得意之人。秦可卿临终之际,特地向王熙凤托梦,恳切地提醒她要在家族产业与子孙教育上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周全的规划。可以说,在整个家族中,秦可卿是那位眼光最为长远、见解最为透彻的女性。 秦可卿的一生虽然短暂,生前死后却争议不断。焦点在于其出身,她的身世背景成为小说中永远说不清、道不明的谜团。 在曹雪芹的笔下,秦可卿原是弃婴之身,幸得营缮郎秦业怜悯收养。秦业因家中子嗣稀薄,便从养生堂将她抱回抚养。后来,他竟抱女得福,年已五旬之时又喜得贵子,名为秦钟。 营缮郎一职,乃明清工部营缮司中之微末官员,专司皇家宫廷、陵寝之建造修缮事宜。以秦业如此卑微之身份,其养女竟能攀上宁国府高枝,成为贾蓉之正妻,此事委实蹊跷,令人费解。此外,她卧室的装潢极为讲究,葬礼的规格也异常隆重,这些都引发了人们的种种猜测。有一种观点认为,秦可卿或许拥有着更为高贵的身份。甚至有研究者提出了“公主说”,认为秦可卿很可能是废太子的女儿。 红学家刘心武提出了一种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秦可卿的原型实则是康熙朝废太子胤礽的女儿。据传,在胤礽被废黜之时,他的一位姬妾正身怀六甲,为保全腹中皇嗣,她秘密将胎儿送往养生堂。随后,这名婴孩便被营缮郎秦业所收养。正因如此,秦可卿实则拥有着皇家格格的尊贵身份,这才得以嫁入宁国府,成为贾蓉的正妻。 而谈及秦可卿的离世,刘心武认为这与贾元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贾元春向皇帝揭发了秦可卿的真实身份,为了维护皇室的威严和秘密,秦可卿不得不牺牲。而贾元春则因这一揭发之功,被册封为贤德妃,荣耀一时。 这种说法似乎难以成立。历史上的胤礽,尽管两度遭遇废黜,但他的子嗣却颇为繁盛。他一生共育有12位儿子,其中虽有4位不幸早夭,但仍有8位健康成长。此外,他的孙辈多达56人,重孙辈更是达到了106人,家族枝繁叶茂。 到了雍正六年,胤礽的儿子弘皙更是荣膺雍正皇帝的册封,被授予和硕理亲王的尊贵爵位,这是亲王中的最高等级,彰显了弘皙在皇室中的地位与荣耀。 所以在胤礽被废黜之时,冒险将怀孕的姬妾转移出去,这样做无疑是冒着巨大的风险,而秦业竟敢偷偷收养皇家的骨血,宁国府又胆敢暗中将皇家格格娶进门,这难道是他们日子过得太过安逸了吗?显然,这样的说法可信度不高。 其实,秦可卿的身份无需妄加猜测,贾政一句话便已道破玄机。 秦可卿香消玉殒后,贾珍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之中,遍寻数副上等棺木,皆难入其法眼。薛蟠闻讯,特从自家店铺中取来一副非凡之物——原是义忠亲王老千岁预备享用,却因世事无常、风云突变而未及用之的樯木棺材板。此棺木一现,贾珍方才露出满意之色。薛蟠说这副棺材板“也没有人出价敢买”。此时贾政说“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殓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 秦可卿出殡之日,四王八公齐来拜祭,路祭棚设得庄严隆重,北静王更是亲自莅临,赐予路祭之荣。这等殊荣,皆因贾家正值皇亲国戚之鼎盛,皇家恩泽浩荡,特赐此等殊遇。 然而,在这风光无限的背后,贾珍的一举一动却暗藏玄机。他为秦可卿选定的那副超规格樯木棺材板,无疑是肆意妄为之举。 贾政,这位平日里端方正直的贾府家长,此刻却面露难色。他深知,这棺木之规格,已远远超出了常人之所能享用。若秦可卿真是如某些研究者所言,身份高贵非凡,那贾政自然不会轻易提出反对。因为在那样的身份面前,一切礼制皆是理所当然,无人敢有异议。大家会默认按照对等身份的礼制操办,即使觉得不妥也不会用“常人”二字点评公主级别的身份。 但贾政心中却隐隐感到不安。他深知,这“非常人可享”五字,已悄然揭示了秦可卿出身的真相。她或许并非众人所猜测的那般神秘高贵,贾政的话语隐含了他深深的恐惧和忧虑。他担心,这肆意的妄为,这超规格的礼遇,终有一日,会为贾府招来灭顶之灾。
|
半夏书友会: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社群,也是一家MCN机构
我们的愿景: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欢迎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