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半夏书友会 首页 投稿 查看内容

我心中的黛玉

2024-1-2 11:03| 发布者: 鹿鸣呦呦| 查看: 1281| 评论: 0|原作者: 柳亦明

阅读字号:

我心中的黛玉,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芙蓉绿荷,是风流灵巧的林下之风,是惊才绝艳的泼茶书香,也是孤标傲世的目无下尘。

林黛玉很难用具象的事物来形容,她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可是在我看来,正是她的这些不完美,她的小性子,她的敏感多愁,她的犀利言语,这些不完美构成了她。

我更愿意比她为一朵开在旷野上的花,一粒梅花上的冰天白雪,一壶新醅烟绿的闲茶。

毋庸置疑,曹公一定是花了很多心血在林黛玉这个第一女主角上的。林黛玉她最打动我的,是真诚。我最喜欢她的,是诗人气质。作品离不开作者,曹公本人的那种怀才不遇的,孤独凄凉的,生命中充满了坎坷和艰辛的经历和感受,很多都投射在黛玉身上,而不是宝玉身上。

曹公本人一定是很尊重和欣赏女性和女性身上的力量的,曹公说过“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之裙钗”就很好的反应了这一点。所以封建社会要求的是宝钗,可我偏要让黛玉念书识字,拥有更珍贵的精神生活;我偏要让她言语尖酸刻薄,不再是谨小慎微;我还要让她不装的贤良淑德,道貌岸然。我要让他拥有最纯真的小女儿情态,让她敏感自尊,用自己的感受和爱过完这一生。

我是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林黛玉也是,既然理想,就会与现实摩擦碰撞产生痛苦,可是又因为理想,就会有无尽的希望。所以林妹妹进贾府后所有的敏感和多疑我真的很能感同身受。

何况林妹妹身体又不好,一年三百六十日,只有十日是能睡个满足觉的。身体既不好,人就很难乐观起来。所以她能写出葬花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满纸自怜题素怨,寸言谁解诉秋心”。

咏柳絮时,像宝姐姐这样乐观主义而且有野心的人会写“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而林妹妹写的是“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写的是“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任淹留”。

史湘云联诗写的是“寒塘渡鹤影”而林黛玉对的是“冷月葬花魂”这种悲观的视角奠定了她人生的底色,让她具有极强的自尊心,而且热爱世界,所以她才会怜惜落花从而联想到自己的苦难。

林妹妹称自己是痴人,这份痴是她和宝玉心照不宣的暗号和他们心意互通的基石。只有宝玉理解颦儿葬花,也只有颦儿理解宝玉厌恶功名利禄。舒婷的«致橡树»说到:我需是你身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宝黛的情缘就像木棉花和橡树。互相理解和支撑。

之所以说林妹妹真诚,因为她从来不会虚与委蛇,两面三刀,嘴甜心苦。她从来都是爱憎分明,表里如一的。前期她不喜欢宝钗,便处处揶揄。后来她发现了宝姐姐对自己的好,就当面说开:“宝姐姐她原是极好的。往日,竟是我错了。”

最开始看红楼,喜欢黛玉的可爱美好,后来喜欢宝钗得体善良,最后还是喜欢黛玉知世故而不世故的超然。因为她心较比干多一窍,所以对世事一定是很洞明的,她知道世俗喜欢什么样的人,但是她仍然选择了成为她自己。

因为她的真诚,所以紫鹃雪雁都善待她,她院子里也没有别院那乱七八糟的事,这也体现了林黛玉的能力,她若是管起院子,一定是游刃有余不比宝钗差的,只是身体不好不能多费心力。香菱也愿意舍近求远,请黛玉教她学诗。

香菱原是宝钗院里的人,她想学诗却不找宝钗,我觉得和宝钗的保守稳妥有关系,宝姐姐向来不主张女孩子看太多杂书的,而且宝姐姐作诗,向来张弛有度,从不逾矩。若是请宝姐姐教,未免失了作诗的乐趣和灵气。颦儿就不一样了,她的诗活泼灵动,不拘于形式,不束于字眼,有谢道韫的那种才气和讨人喜欢的劲头。

贾府人们泛舟湖上时,宝玉嫌荷叶挡住了去路,颦儿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欢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还要拔了残荷去。可是我想,她一定是很喜欢李商隐的细腻神秘的。

因为“留得残荷听雨声”这一句诗出于«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这首诗是李商隐寄给友人的诗,情景相融,而且是很小众的一首诗。林黛玉连这首诗都看过,那必然是很喜欢李商隐的。之所以说不喜欢李商隐,不过是想呛宝玉和宝钗一句罢了。

林妹妹身上的诗人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因为内心足够纯净,才会追求精神生活,诗词歌赋。但是好多人好像有一个误区:林黛玉就是小心眼,爱耍小脾气,过于敏感。

其实不是的,林妹妹是林家独女,接受的是最好最优质的教育,所以她绝不会平白的对别人耍小脾气的。相反,她对待长辈温润谦卑,礼数周全,不失家门风范。

第一次进贾府的时候,不到十岁的黛玉就能说出: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去拜见舅舅,舅母,恐去晚了不恭,来日再来拜见。
至于她的敏感,我觉得她是最有理由敏感的。虽说住在外祖母家,到底父母双亡,没有亲人,老太太再疼她也是不一样的。在自己家可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是在外祖母家,就成了需要感谢的事。所以林妹妹宁愿自己身体欠佳也不愿意问外祖母要燕窝。

不是因为她多心,我也有过窝在亲戚家借宿的时候,不能说寄人篱下,仰人鼻息吧,但是还是要看人脸色生活。何况老太太家里这么多亲孙子孙女,更显得自己成了外人。(不过高鹗续的后四十回为了突出林黛玉的悲惨,把老太太刻画的太不留情面了,老太太是最疼林丫头的呀,怎么会在林妹妹去世了连看都不去看一眼呢)

我喜欢林黛玉,不只是因为她的才情和美貌,还因为她细腻的内心,清高的节操,淡泊的气质。

曹公对林妹妹的偏爱也就体现在这里,我要她拥有人类最原始的人性和感受并不加以压抑,拥有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善良,拥有戴望舒雨巷姑娘的哀愁,拥有那个时代稀缺的像沈复芸娘一样相知的爱情,拥有做自己的勇气。

宝黛之间的爱情很符合古典的爱情观,发乎情,止乎礼。黛玉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懂她的宝玉。她的所有小性子也都是透过别人射向贾宝玉的,因为她们越伤害关系越好,她们越伤害就会越懂彼此。

前世的情缘让他们相遇,而今生的相知让他们剥开许多的障碍去面对和去拥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公众号+小程序

关于我们|欢迎投稿|版权申明|手机版|小黑屋|半夏书友会 ( 粤ICP备18065615号 )

半夏书友会:www.bxsyh.com,GMT+8, 2025-4-21 01:29

半夏书友会: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社群,也是一家MCN机构

我们的愿景: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欢迎一起学习

返回顶部